綜合布線系統如何計算工程量?這些公式少不了
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關于這方面計算的公式,供大家參考。
用戶需要提供以下幾點即可:
水平使用哪類線纜?(預算和應用來考慮)
各樓層的數據點數、語音點數;(實際需求)
建筑物的平面圖(CAD圖);(計算線纜距離)
核心機房在哪棟樓或哪個樓層?(光纖走向和用量)
建筑群使用多少芯數的光纖?(無其它用處,一般使用6芯)
一、綜合布線各系統工程量計算
一、工作區子系統
跳線:=數據點數
模塊:=數據點數+語音點數(為方便,用統一的)
面板:
雙口=數據點
單口=數據點數+語音點數
二、水平區之系統
首先取線纜平均長度:=(距離機房最遠點+距離機房最近點距離)/2*1.1+6(米)
線纜箱數=水平線平均距離*總點數/(305米/水平線平均距離)*1.2(考慮到線材布放的損耗及留有一定的余量)
注意:總點數=數據+語音
三、垂直區之系統
光纖或銅纜使用:=從樓宇的核心機房至各個樓層的距離
大對數電纜:=從樓宇的核心機房至各個樓層的距離
注意:對數的使用多少看樓層內的語音數量
四、管理間子系統
1、數據配線架(包括模塊):=樓宇數據總點數/24或48
2、110配線架(包括模塊):=樓宇語音總點數/100
3、理線架:=數據配線架數*2(交換機也要用到)
4、RJ45轉RJ11鴨嘴跳線:=樓宇語音總點數
5、數據跳線:=樓宇數據總點數u光纖配線架:=光纖芯數(一般一個12口ST機架)
6、光纖跳線(ST-LC):=光纖芯數
7、尾纖(ST):=光纖芯數
8、耦合器(ST):=光纖芯數
9、光纖使用量:=各樓宇間距離+適量冗余 (常用重鎧6芯單模)
五、設備間子系統
1、數據配線架(包括模塊):=機房預留數據總點數/24
2、110配線架(包括模塊):=機房預留語音總點數/100
3、理線架:=數據配線架數*2(交換機也要用到)
4、RJ45轉RJ11鴨嘴跳線線:=機房預留語音總點數
5、數據跳線:=機房預留數據總點數
核心機房(垂直子系統為銅纜時):
數據配線架(包括模塊):=管理間數/24
110配線架(包括模塊):=樓宇語音總點數/100
理線架:=數據配線架數*2(交換機也要用到)
RJ45轉RJ11鴨嘴跳線線:=樓宇語音總點數
數據跳線:=管理間數
核心機房(垂直子系統為光纖時):
1、光纖配線架:=管理間數*光纖芯數
2、光纖跳線(ST-LC):=管理間數*光纖芯數
3、尾纖(ST):=管理間數*光纖芯數
4、耦合器(ST):=管理間數*光纖芯數
二、綜合布線各線纜用量計算
一、RJ-45頭與信息模塊的需求量
RJ-45頭的需求量:m=n*4+n*4*15%
m:表示RJ-45接頭的總需求量
n:表示信息點的總量
n*4*15%:表示留有的富余
信息模塊的需求量:m=n+n*3%
m:表示信息模塊的總需求量
n:表示信息點的總量
n*3%:表示富余量
二、每層樓用線量
1、每層樓用線量:C=[0.55*(L+S)+6]*n
L:本樓層離管理間最遠的信息點距離
S:本樓層離管理間最近的信息點距離
n:本樓層的信息點總數
0.55:備用系數
6:端接容差
2、C=[0.55(F+N)+6]*m
C每個樓層的用線量
F為最遠信息插座離配線間的距離
N為最近的信息插座離配線間的距離
m為每層信息插座的數量
三、用線箱數
1、最長的線距+最短的線距)/2=平均值
(平均值+5米)*點數=總長度
總長度/305(標準每箱米數)+2箱=總箱數
備注:
+的數量也可自己定,第一次的話,寧可多備點,不要事后
2、每個服務需一條4對非屏蔽雙絞線電纜或2芯(62.5/125微米多模)光纜;
每個通訊間中水平電纜的總數量=(由通訊間提供服務的工作區的數量)*(每一工作區提供的服務的數量)
工作區水平布線計算:
A:最近信息點距離;
B:最遠信息點距離;
C:每層工作區信息點數量
每層所需電纜長度=(A+B)/2*1.1*C
各層電纜長總和=每層電纜長度*樓高
總共所需電纜箱數=各層電纜長總和/305米
其中:1.1系數是損耗,層高是樓層高度,如果水平線槽走天花板,則必須計算;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計;
- 上一頁:6張圖帶你了解政府采購全流程
- 下一頁:麥克風音質不好、噪訊多? 先學習如何控制底噪